《日本经济新闻》6月7日发表题为《漂浮式风电再掀革新浪潮》的报道,全文如下:
(资料图片)
3月,美国能源部发布海上风电普及战略。其目标是,让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由现在的数万千瓦,提高至2050年的1.1亿千瓦。
2022年,美国风电贡献了总发电量的一成。美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其风电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0%,低于欧洲(27%)。
扳回一城的关键是,目前尚未实现大规模商用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是固定在海底的着床式风电机组。这适合浅水海域,在水深超过50米的海域难以应用。要大量引进风电,让发电设备浮于海上的漂浮式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所统计,美国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引进空间为28亿千瓦,是着床式的近两倍。美国能源部长珍妮弗·格兰霍姆强调说:“这是最有潜力的能源。”
拜登政府将通过推进大规模开发,到2035年将漂浮式风电成本降至每千瓦时4.5美分,比现在低七成。美国计划使风电成为比火电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主要电力来源,并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据加拿大优先研究公司预测,全球漂浮式风电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到约698亿美元。
通过页岩气革命重新获得资源大国地位的美国,谋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再次上演相同一幕。
欧洲在海上风电领域走在前列,正加紧推进实用化。苏格兰出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开发计划。准备在约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开发装机容量达28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其中约六成为漂浮式风电机组。
欧洲自本世纪10年代起先发制人,通过着床式风电掌握了主导权。丹麦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和德国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占世界两成份额。
在欧洲着床式风电领域,成本低于每千瓦时10日元(约合0.07美元)的投标案不断出现,成本竞争力与火电相比毫不逊色。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厂商丹麦沃旭能源公司参与了苏格兰的漂浮式风电开发计划。漂浮式风电价格竞争力也有望提高。
日本也开始推进漂浮式风电开发。在长崎县五岛列岛海岸,户田建设公司作为主体开始推进漂浮式风电机组建设。尽管规模较小,但在日本属于首例。该公司将测试漂浮式风电机组能否承受巨大台风的冲击。
大阪大学在海上漂浮建筑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户田建设公司也将与大阪大学合作。到2025年,或将进行1万千瓦漂浮式风电机组实证实验。该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加强,规模也是世界最大。
日本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必要建设条件是,具备抵御大规模海啸和台风的能力。东京大学教授铃木英之表示:“欧洲等地鲜有台风和地震,在设计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如果符合日本标准的漂浮式风电机组投入实用,则可以向海域条件较为接近的韩国等亚洲国家推销。
竞相开发漂浮式风电的欧美也关注亚洲市场。
如果能将巨大市场收入囊中,则可以形成能在全球开展业务的新出口产业。漂浮式风电之争的走向可能改写产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