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济结构优化 内生动力增强(引题)
沈阳:三大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
(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沈阳经济增速6.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个和1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方阵。作为东北经济的“排头兵”,沈阳已连续五个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半年报”里有哪些积极信号?是什么支撑了经济连续增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沈阳进行了深入调研。
经济向好势头更加巩固
翻开沈阳经济“半年报”,可以看到三个特征。
——逐季上升势头不减。沈阳经济增速逐季稳步上升,今年二季度达到2022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全市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北方重工有限公司盾构机生产车间。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工作。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其中,绝大多数经济指标逐季回升,二季度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一季度0.7、7.7、1.4、1.8个百分点。
“沈阳经济‘半年报’成绩优异,为全年经济增长打下一个好基础。”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沈阳作为东北经济的“领头雁”,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对东北振兴发展全局至关重要。
沈阳市工信局局长张文哲说,今年上半年,回升尤其明显的是全市工业生产,2月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0.7%。
——投资增长引人瞩目。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沈阳的投资增长尤为迅速。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2%,直观反映出工业对经济的支撑力以及企业对未来的信心。
工业利润的提振促进了企业投资高增长。今年1至5月,沈阳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9.7亿元,同比增长19.4%。张文哲表示,3月以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始终保持增长,高利润带动了高增长,高增长促进了高投资。
——大型项目支撑有力。今年上半年,沈阳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36个,同比增长14.5%。宝马、亿纬锂能等一批国际国内巨头围绕新能源汽车在沈阳加紧布局、扩大投资,投资额均达上百亿元。
德国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说,现在全球每三辆宝马汽车就有一辆产自沈阳,公司看重沈阳的汽车产业和人才基础,因此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
目前,沈阳30个“百亿级”大项目正顺利推进。其中,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等1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沈北科教融合园等11个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工业升势强劲支撑经济大盘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亮眼的“半年报”显示沈阳工业升势强劲,上半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回升向好。“我们始终坚持高于同行业水平的研发投入,持续深耕能源化工各细分市场,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上半年‘双过半’的经营业绩,其中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5%左右,产品订货量同比增长125%左右。”沈鼓集团战略投资部副部长张哲贤说。
沈鼓集团的稳步发展是沈阳工业“马力”渐强的缩影。沈阳工业不断增强“看家本领”,把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
今年7月,总投资6.4亿元的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在沈阳正式投产,可实现国产特高压电力装备关键部件特高压套管批量化生产,预计年产4800余根。“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重大技术攻关产品的产学研用,全方面提高企业在特高压领域的竞争力。”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旭平说。
——新兴产业上新不断。今年5月,华晨宝马宣布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纯电动新世代车型,与之配套的总投资100亿元的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我们致力将沈阳打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实现电芯、电池、电力驱动系统和电动车都在沈阳生产。”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说。
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0.7%,光缆产量增长31.7%……飘红的一组数字,意味着沈阳在更多领域的产业转型迈向加速期,有望形成新动能。
张文哲介绍,上半年沈阳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5家,总数达674家。沈阳建立了三层梯度培育体系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充分发挥市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持续推进,实施梯度培育。
——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走进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的沈阳智能网联汽车云创新中心,一面巨大的展示屏正播放自动驾驶案例介绍,一辆辆自动驾驶汽车在路面穿行。
“大东区已建成22公里L2级别的汽车城公交专线、17.5公里的L4级别道路。”沈阳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辉形容说,现在的小苗,就是未来的参天大树。
瞄准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沈阳持续发力,未来产业体系不断夯实。日前,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入选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完成二期扩容建设,累计签约算力303P。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经济结构在优化,内生动力在增强,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周舟表示。
具体来看,沈阳经济正发生三方面积极变化。
——投资结构变化,对房地产依赖下降。 从沈阳经济“半年报”看,工业投资增长2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6%。沈阳经济增长动力更趋多元,结构更为优化。
破解汽车产业“一车独大”“一马当先”的结构性问题,也是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的一道“必答题”。在沈阳工业经济大盘中,华晨宝马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正在下降,从一季度的40.2%降到上半年的38.8%,这是在沈阳工业增加值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的,“一升一降”表明沈阳工业的接续动力增强。
投资更“新”更“高”则代表后劲更足。进入二季度以来,沈阳工业投资逐月扩张,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倍,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大幅增长。
——投资主体变化,“三资并进”格局正在形成。丰厚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发展潜力,吸引央企加快在沈阳布局。今年上半年,沈阳与央企签订合作项目48个,签约金额2974亿元,创同期最高纪录。
8月3日,600多家知名民营企业开启“辽宁行”,寻找新商机,总额634亿元的24个项目当天集中签约,涵盖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
“国资持续加码,民资活力增强,外资接连布局,沈阳的经济发展引擎越来越充沛。”沈阳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姜晓华说。
——投资项目优化,产业集聚效应放大。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沈阳正全力打造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
在上半年工业经济数据中,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规模总量达到4125.1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链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达到36.2%、23%、20%、11%、10%。
在沈阳北部“航天城”,围绕沈飞等头部企业,已有36家航空航天企业在此聚集。“我们就是要推动‘人、城、产’深度融合,实现抱团发展。”沈北新区区委书记吴军说,沈北拥有中航626所等40家研发机构,入驻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可近距离与科研机构对接合作。
从这三个变化,可以看出沈阳经济正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和底气所在。从内生动力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能量正在蓄积,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为继续打开增长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外部推力看,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次递推出,有效发挥了聚势效应。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中,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沈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已定,势头已起,未来可期。(记者 徐扬 邹明仲 于也童 沈阳报道)